包子,一種古老的中國面食,也是餐桌上最為家常的食物。相傳包子起源于三國時期,由諸葛亮發明,于元明時期在北方流行。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,包子這種特色美食更具有獨特的優勢。物產豐富的華北大平原,為包子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。
在中國最有名的包子,當屬天津狗不理。但在河北石家莊也有一家人人皆知的中華名小吃——“石飲紅星”包子。石飲紅星包子歷經歲月的洗禮和沉淀,成為省會地方區域美食代表。
在上世紀二十年代,石家莊有一家名為“大春芳”的飯莊,主要經營山東菜、保定菜、石門本地菜和大春芳包子。1969年,大春芳飯店正式更名為紅星飯莊。寓意人民群眾心向黨,一心一意跟黨走。
本著對美食的極致追求,紅星飯莊不斷鉆研、不斷創造新的口味。1969年為使省會人民吃到像天津“狗不理包子”一樣的美食,飲食公司在“大春芳”包子的基礎上,派技術人員幾次赴天津學習借鑒“狗不理包子”技藝,經過反復試驗和改良,最終研發出了符合石家莊本土口味的包子,被老石家莊人親切地稱為“紅星包子”,從此有了石飲紅星包子這個品牌。
這種脫胎于大春芳包子和“天津狗不理”的石飲紅星包子,小巧玲瓏,色澤潔白,狀若凝脂。剛出屜的紅星包子,看上去如薄霧之中的含苞秋菊,讓人忍不住的喜愛。發面皮兒,既能鎖住湯汁,又能保住松軟的口感。咬上一口,松軟柔韌,鮮嫩多汁,肉餡兒緊致流油,香而不膩。從第一口吃到最后一口都有皮有餡,令人回味無窮,老石家莊人常說:“飯后總不飽,只想紅星包!笔仪f人對石飲紅星包子的偏愛,正是因為這宣軟細嫩的口感,畢竟在吃的法則里,風味重于一切。
石飲紅星包子的制作工藝,尋常中透著講究,制餡兒、和面、揉肥、搟皮、捏包、上灶,每一個師傅的經驗都很老道。
制餡考究,包子餡沒有任何香料、雞精,選用肥瘦相間的新鮮豬肉,加入精心調制好的秘制料水,放入醬油、姜末、蔥花,再澆上正宗的小磨香油,均勻攪拌,這種天然的香味瞬間迸發。
發面做皮工藝精細,和面過程中,面粉和水要有特定的比例,面團搓條、制劑,每個面皮要搟成直徑八厘米,薄厚均勻的圓片。
包入餡料,經過師傅們手指的精心捏褶,每個包子的圓形提褶有14-16個,褶花均勻整齊,這樣的包子才有最好的賣相。
石飲紅星包子守住了初心,守住了傳承,成為獨具特色的傳統技藝。一代又一代傳承群體始終堅持誠信經營,顧客至上,匠人匠心,真材實料。堅持以特色吸引人,以品質取勝的待客之道,幾經沉浮,初心不改,憑借獨特的口味和過硬的質量,深深地融入了幾代人的記憶,成為難以忘卻的家鄉情懷,成為石家莊老字號傳承的印記,一張歷久彌新的城市名片。
“石飲紅星”包子榮獲多項殊榮,1986年榮獲商貿部“金鼎獎”;1991年榮獲河北省飲食業優質產品獎;2000年9月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“中華名小吃”稱號、2015年11月被評為省會“十大名吃”、2016年5月被評為“河北金牌旅游小吃”。2016年11月被評為“首屆中國金牌旅游小吃”稱號、2017年9月被評為“冀字號名吃”。2018年2月被評為“食欲大振”十佳人氣好店,2018年10月被評為石家莊傳統十大特色美食。石飲紅星品牌現發展為8家直營店。2019年9月被評為石家莊傳統特色美食品牌店,2021年12月31日被石家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、石家莊市飯店烹飪行業協會授予“石家莊飲食有限責任公司石飲紅星包子始創1969卓越品牌”稱號。
在機器生產、效率至上的大工業時代,石家莊飲食有限責任公司樹牢“三用,三堅持”的經營理念,即“用好品質,贏得好口碑;用老手藝,傳承老味道;用新理念,開發新產品。堅持品質優良,堅持工匠精神,堅持創新精神”。筑牢傳統技藝傳承根基,努力使石飲紅星包子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。